古诗词网

过晋阳故城书事

金朝 元好问
惠远祠(cí)前晋溪水,翠叶银花清见底。水上西山如挂屏,郁(yù)郁苍苍三十里。中原北门形势雄,想见城阙(què)云烟中。望川亭上阅今古,但有麦浪摇春风。君不见,系舟山头龙角秃,白塔一摧城覆(fù)没。薛王出降民不降,屋瓦乱飞如箭镞(zú)。汾(fén)流决入大夏门,府治移著唐明村。只从巨屏失光彩,河洛几度风烟昏。东阙苍龙西玉虎,金雀觚(gū)棱(léng)上云雨。不论民居与官府,仙佛所庐余百所。鬼役天才千万古,争教一炬成焦土。至今父老哭向天,死恨河南往来苦。南人鬼巫好禨祥,万夫畚(běn)锸(chā)开连岗。官街十字改丁字,钉破并州渠(qú)亦亡。几时却到承平了,重看官家筑晋阳。

惠远祠前蜿蜒着古晋国的青溪,翠绿的萍叶和银白的浪花清澈见底,水上的悬瓮山像是卧着的屏风,一派郁郁苍苍长达三百余里。你这中原的北门气势多么雄壮,云烟笼罩着城阙还能让人想象,山上的望川亭看够古今巨变,只留下春风吹起的阵阵麦浪!那龙头般的系舟山被砍去龙角,白塔无端被毁,城池惨遭扫荡,薛王已经投降,人民还在抵抗,屋瓦就是箭头,纷纷飞向敌方!汾河水淹没了晋阳古城,太原府被迫迁到唐明村。自从失去这道屏障的光彩,河洛一带便遭受外族的入侵!想当年宫殿上雕着苍龙玉虎,高耸的金雀直上空中的云雾,不论是民居,还是官府衙门,以及那百余座佛寺道庐,花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,为什么一把火烧成焦土!到如父老们仍旧对天哭诉,恨当年被掠往河南被遭痛苦。南方人迷信凶兆吉祥,将毁坏的城址开辟成田冈,新建的太原将十字街改成丁字路,然而,谁毁坏并州谁就跟着灭亡!什么时候才是太平盛世哟,好让人看到朝廷重建晋阳。参考资料:1、吕晴飞,李观鼎.中国历代名诗今译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91.04:1025-10262、张春根.太原诗钞:三晋出版社,2014.01:98-99

惠远祠前蜿蜒着古晋国的青溪,翠绿的萍叶和银白的浪花清澈见底,水上的悬瓮山像是卧着的屏风,一派郁郁苍苍长达三百余里。你这中原的北门气势多么雄壮,云烟笼罩着城阙还能让人想象,山上的望川亭看够古今巨变,只留下春风吹起的阵阵麦浪!那龙头般的系舟山被砍去龙角,白塔无端被毁,城池惨遭扫荡,薛王已经投降,人民还在抵抗,屋瓦就是箭头,纷纷飞向敌方!汾河水淹没了晋阳古城,太原府被迫迁到唐明村。自从失去这道屏障的光彩,河洛一带便遭受外族的入侵!想当年宫殿上雕着苍龙玉虎,高耸的金雀直上空中的云雾,不论是民居,还是官府衙门,以及那百余座佛寺道庐,花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,为什么一把火烧成焦土!到如父老们仍旧对天哭诉,恨当年被掠往河南被遭痛苦。南方人迷信凶兆吉祥,将毁坏的城址开辟成田冈,新建的太原将十字街改成丁字路,然而,谁毁坏并州谁就跟着灭亡!什么时候才是太平盛世哟,好让人看到朝廷重建晋阳。参考资料:1、吕晴飞,李观鼎.中国历代名诗今译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91.04:1025-10262、张春根.太原诗钞:三晋出版社,2014.01:98-99

[赏析]

诗的前八句,写作者登上悬瓮山顶的望川享,鸟瞰眼前景色,美不胜收,并引触了深深盼感慨。惠远祠前的晋溪水,从悬瓮山麓汩汩流出,清澈透碧,水中绿萍嫩翠、锦鳞腾跃,掀起了一层层银白色的浪花;溪上的悬瓮山象一座巨大的卧屏,群峰竞秀,气势磅礴,草木葱郁,景象万千;这里风景优美,形势雄伟,是中原大地的北大门,当年的晋阳故城就座落在这里,可以想见那巍峨的城阙高耸入云,景象无比壮观。站在望川亭上,回想起这座古城的兴衰变迁,感慨万端,如今眼前所展现出的,只有那千顷沃野上,一层层麦浪在春风中摇曳翻滚,那座悠久的历史故城已经不复存在了。

接着,次八句,诗人回顾了晋阳故城被赵宋统治者废毁的历史。保宁元年(969),宋太祖赵匡胤率兵进攻北汉,围困晋阳。在外敌入侵时,人民表现出积极御敌、浴血奋战、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。“薜王出降民不降,屋瓦乱飞如箭簇”,就是晋阳人民面对侵略自发抵抗的爱国爱家精神的体现。然而城池被毁,生民被迁,河山虽然依旧形胜,但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。“河洛几度风烟昏”,便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“中原北门”毁废后,给中原广大人民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战乱之灾。

此后八句又从宋朝毁灭晋阳文明古迹的角度予以鞭挞。“阙”指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。“觚棱”,殿堂屋角的瓦脊成方角棱形。用“苍龙”“玉虎”“金雀”等词形容之,极显其金碧辉煌、凌云欲飞的景象气势。如此宏伟壮丽的古迹,竟被付之一炬,且将民居尽焚,以致“至今父老哭向天,死恨河南往来苦”。“往来”二字,概括了数百年来无数人民的辛酸,它不仅鞭挞了宋统治者给山西人民带来的灾难,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山西人民眷念故乡的传统。据传被掳至河南的山西人总不忘岁时回乡祭祀祖先,“往来”时还带些特产以充路资,此亦为晋商之渊源。“南人鬼巫”四句,则矛头直指宋王朝,斥其不重人事,迷信风水,导致了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的可悲下场。

末二句乃全诗主旨所在,前面从军事、政治、文化的角度阐述利弊,旨在希望金统治者再振围威,重建晋阳。

全诗曲折往复,词语慷慨,气势雄放。抒发了强烈反对战争的情怀。

    展开阅读全文
    译文及注释

    译文

    惠远祠前蜿蜒着古晋国的青溪,翠绿的萍叶和银白的浪花清澈见底,

    水上的悬瓮山像是卧着的屏风,一派郁郁苍苍长达三百余里。

    你这中原的北门气势多么雄壮,云烟笼罩着城阙还能让人想象,

    山上的望川亭看够古今巨变,只留下春风吹起的阵阵麦浪!

    那龙头般的系舟山被砍去龙角,白塔无端被毁,城池惨遭扫荡,

    薛王已经投降,人民还在抵抗,屋瓦就是箭头,纷纷飞向敌方!

    汾河水淹没了晋阳古城,太原府被迫迁到唐明村。

    自从失去这道屏障的光彩,河洛一带便遭受外族的入侵!

    想当年宫殿上雕着苍龙玉虎,高耸的金雀直上空中的云雾,

    不论是民居,还是官府衙门,以及那百余座佛寺道庐,

    花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,为什么一把火烧成焦土!

    到如父老们仍旧对天哭诉,恨当年被掠往河南被遭痛苦。

    南方人迷信凶兆吉祥,将毁坏的城址开辟成田冈,

    新建的太原将十字街改成丁字路,然而,谁毁坏并州谁就跟着灭亡!

    什么时候才是太平盛世哟,好让人看到朝廷重建晋阳。

    注释

    惠远祠:即晋祠,北宋熙宁中称晋祠为惠远祠。

    西山:指晋祠背后的悬瓮山。

    中原北门:晋阳是北方重镇,是中原地区的北大门。

    想见:想见当时晋阳城巍巍高耸插入云端。

    望川亭:在晋祠圣母殿后悬瓮山巅,北齐时所建。

    系舟山:在太原市北百余里。

    薛王:即刘继元,刘承钧养子,本姓薛,即王位后称薛王,公元979年降宋。

    大夏门:晋阳城北门之一。太原古称大夏,故名。

    唐明村:即唐明镇,今太原市旧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带。

    巨屏:指晋阳城为北方巨大屏障。

    河洛:指中原一带为契丹、金、蒙铁骑蹂躏。

    苍龙、玉虎:指晋阳城宫殿的雕饰物。金雀觚(gū)棱:喻雕物的精致和建筑的 高大。

    死恨:宋灭北汉后,将太原四万居民从太原迁往洛阳。

    南人:这句说宋朝统治者讲究迷信。

    畚(běn)锸(chā):音本叉,指箩筐和铁锹。

    开连岗:指来毁灭晋阳城之后,在唐明镇筑太原新城。

    官街:宋朝统治者为了钉死太原龙脉,把太原街道建成丁字形。

    渠:他,他们,指赵末统治者。

    却到:等到。

    官家:对皇帝的称呼。

    参考资料:

    1、吕晴飞,李观鼎.中国历代名诗今译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91.04:1025-1026

    2、张春根.太原诗钞:三晋出版社,2014.01:98-99

    展开阅读全文
    创作背景

    这首诗写于金宣宗贞祐四年(1216),作者南渡黄河之前。此年二月,蒙元兵曾围攻太原。宋初对北汉首都晋阳发动围攻,双方伤亡惨重。北汉主刘继元降宋,宋太宗焚晋阳。在故城东北筑新城,即今太原市之前身。元好问登上悬瓮山,眼望晋阳故城,目睹残垣断壁,写下了此首诗。

    参考资料:

    1、申维辰.辽金文学第三卷:山西人民出版社,2005.01:320

    展开阅读全文
    鉴赏

    诗的前八句,写作者登上悬瓮山顶的望川享,鸟瞰眼前景色,美不胜收,并引触了深深盼感慨。惠远祠前的晋溪水,从悬瓮山麓汩汩流出,清澈透碧,水中绿萍嫩翠、锦鳞腾跃,掀起了一层层银白色的浪花;溪上的悬瓮山象一座巨大的卧屏,群峰竞秀,气势磅礴,草木葱郁,景象万千;这里风景优美,形势雄伟,是中原大地的北大门,当年的晋阳故城就座落在这里,可以想见那巍峨的城阙高耸入云,景象无比壮观。站在望川亭上,回想起这座古城的兴衰变迁,感慨万端,如今眼前所展现出的,只有那千顷沃野上,一层层麦浪在春风中摇曳翻滚,那座悠久的历史故城已经不复存在了。

    接着,次八句,诗人回顾了晋阳故城被赵宋统治者废毁的历史。保宁元年(969),宋太祖赵匡胤率兵进攻北汉,围困晋阳。在外敌入侵时,人民表现出积极御敌、浴血奋战、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。“薜王出降民不降,屋瓦乱飞如箭簇”,就是晋阳人民面对侵略自发抵抗的爱国爱家精神的体现。然而城池被毁,生民被迁,河山虽然依旧形胜,但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。“河洛几度风烟昏”,便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“中原北门”毁废后,给中原广大人民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战乱之灾。

    此后八句又从宋朝毁灭晋阳文明古迹的角度予以鞭挞。“阙”指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。“觚棱”,殿堂屋角的瓦脊成方角棱形。用“苍龙”“玉虎”“金雀”等词形容之,极显其金碧辉煌、凌云欲飞的景象气势。如此宏伟壮丽的古迹,竟被付之一炬,且将民居尽焚,以致“至今父老哭向天,死恨河南往来苦”。“往来”二字,概括了数百年来无数人民的辛酸,它不仅鞭挞了宋统治者给山西人民带来的灾难,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山西人民眷念故乡的传统。据传被掳至河南的山西人总不忘岁时回乡祭祀祖先,“往来”时还带些特产以充路资,此亦为晋商之渊源。“南人鬼巫”四句,则矛头直指宋王朝,斥其不重人事,迷信风水,导致了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的可悲下场。

    末二句乃全诗主旨所在,前面从军事、政治、文化的角度阐述利弊,旨在希望金统治者再振围威,重建晋阳。

    全诗曲折往复,词语慷慨,气势雄放。抒发了强烈反对战争的情怀。

    类型

    金朝作者

    朝代